西汉时期正中优配,有两位非常著名的长公主——馆陶公主和平阳公主。她们都是皇帝的亲姐姐,且都拥有显赫的身份。然而,两位公主在历史上所扮演的角色和影响力却有着天壤之别,馆陶公主的权力似乎要远远超过平阳公主。究竟为何这两位公主的命运会如此不同呢?
馆陶公主刘嫖是汉文帝与皇后窦漪房的第一个女儿,也是汉景帝同父同母的亲姐姐。在汉文帝在位时,馆陶公主的影响力并不显著,但她和汉文帝宠臣邓通关系较好,这也透露出她平时喜欢与朝廷中的大臣建立关系。汉文帝去世后,馆陶公主的弟弟汉景帝继位,她的存在感开始逐渐增大。汉景帝对汉文帝宠臣邓通深感厌恶,甚至不仅罢免了邓通,还没收了其所有财产,禁止任何人向邓通提供资助。相比之下正中优配,馆陶公主在此期间却敢于顶着汉景帝的压力,秘密资助邓通,为他提供衣物和食物,确保他能够生存。
展开剩余82%但馆陶公主最为人知的事迹,还是她在汉景帝废太子刘荣、立刘彻为太子的过程中所起的决定性作用。刘彻,即后来的汉武帝,在这一事件中扮演了关键角色。刚登基时,由于皇后没有子嗣,汉景帝立了庶长子刘荣为太子,刘荣的母亲栗姬也成为了太皇太后。然而,馆陶公主不满太子刘荣的地位,她想通过联姻的方式,把自己的女儿嫁给刘荣,让女儿有朝一日可以成为皇后。但栗姬对她的提议不屑一顾,馆陶公主因此愤怒不已。她转而与王娡联合,推动刘彻这个庶长子成为太子,并使得她自己的女儿陈阿娇与刘彻订婚。刘彻非常喜欢陈阿娇,曾表示:“若得阿娇作妇,当作金屋贮之。”这便是“金屋藏娇”的来源。
馆陶公主和王娡的联盟让刘彻逐渐得到了汉景帝的青睐,甚至有一次汉景帝在病重时曾托孤给栗姬,但栗姬不愿答应,甚至对汉景帝冷言冷语。这让汉景帝更加倾向于废除刘荣,最终决定立刘彻为太子。馆陶公主对刘彻能够成为太子和后来的顺利登基功不可没。正因如此,汉武帝即位后,依照约定娶了馆陶公主的女儿陈阿娇为妻,并且立她为皇后。馆陶公主的权力达到了巅峰,她甚至在后宫提出了不少要求,虽然汉武帝有时并不满,但也只能忍让。即便是汉武帝宠幸了歌女卫子夫,馆陶公主也因自己的功劳,在朝廷中保持了显赫地位。
相比之下,平阳公主的影响力则相对较小。她与馆陶公主一样,都是汉武帝的亲姐姐,然而史书中并没有记载她曾经影响过朝政,也没有关于她结交大臣的记录。平阳公主的权力与地位似乎并不依赖于她的政治手段,而更多体现在她通过美人策略影响汉武帝的后宫。她曾多次向汉武帝献上美人,其中最著名的便是卫子夫。一次汉武帝到平阳公主府上闲坐时,平阳公主送上了一批美人供汉武帝挑选,然而他并未对其他美人动心,却对卫子夫情有独钟。卫子夫成为汉武帝宠爱之人,还为其生下了长子刘据,成功解除了汉武帝的继承人危机。
卫子夫不仅为汉武帝带来了继承人,还通过她的家族——卫家,为西汉立下了赫赫战功。卫子夫的弟弟卫青和霍去病在抗击匈奴的战斗中屡立战功,而卫青则成为了西汉最重要的大将之一。霍去病的异母弟弟霍光更是在汉武帝晚年成为了托孤大臣,影响深远。
平阳公主在向汉武帝献美人方面也有过不少成绩,李夫人便是其中之一。李夫人不仅深得汉武帝宠爱,其家族也在汉武帝后期的军政中占据了重要位置。李广利作为李夫人的兄长,带领汉军远征大宛,虽然战绩不佳,但也为汉朝扩大了西域的控制。后来,李广利在与匈奴的对抗中遭遇重大失败,这使得汉武帝开始反思自己的用兵策略。
尽管平阳公主的政治手段不如馆陶公主那般显赫,但她的生活依旧显得非常逍遥。她有着三段婚姻,第一任丈夫曹寿是汉朝的开国功臣曹参的后人;第二任丈夫夏侯颇则是另一位开国功臣的后代;第三任则是与卫青结为夫妻,并且在卫青去世后,她决定与其合葬。
与馆陶公主不同,平阳公主在朝政中的角色更多是通过婚姻和人际关系来维持自己的地位,而她的身份也让她始终享有较高的荣宠。她的一生虽然不如馆陶公主那样能够左右朝堂,但她依然过得非常幸福。
那么,为什么馆陶公主和平阳公主的影响力差距如此巨大呢?这与她们各自母亲的地位密切相关。馆陶公主的母亲窦漪房不仅是汉文帝的皇后,还在汉景帝登基后,逐渐掌握了极大的权力,屡次干预朝政。她的政治智慧和手段让馆陶公主在朝堂上占据了显著位置。相比之下,平阳公主的母亲王娡的权力则相对较小,她对朝政的影响远不如窦漪房。
从这点来看,馆陶公主能够动摇储君之位,更多是因为汉景帝的太子刘荣本身的地位不稳,而平阳公主则没有类似的需求。她和卫家关系深厚,刘据的地位对她来说并无威胁。其实,公主是否能够干预朝政,并不仅仅取决于她的能力,更多的是看她是否有必要去干预。
你觉得这种差异与她们各自母亲的影响力有关吗?
发布于:天津市尚红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